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寒露
【消费场景】
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大农村地区,活跃着一批短视频和直播“新势力”,他们通过镜头连接田间地头和城市餐桌,透过手机屏幕展现乡村勃勃生机。
无论是热情质朴的乡里乡亲,还是自然生态的优美风光,或是刻在儿时记忆里的乡野美味,都是乡村“小网红”创作的源泉。在短视频和直播“赛道”上,他们不仅为自己,也为村民带来了新收入来源,打开了一条新消费模式助推乡村振兴的新通道。
赶集忙“扫货”,供需对接“穿透”屏幕
——“每次看到我们团队进场,卖干菜生鲜的大妈大叔就精神抖擞起来”
5月8日清晨7时,31岁的“海槟”打开抖音直播间。这是他今年第103次乡村赶集直播。
呈现在观众面前的,首先是人头攒动的吉首市乾州农贸市场;画面移动,慢慢停留在一位卖酸豆角的苗家阿婆身上。
“大姐,酸豆角多少钱一斤?”
“5块。”
“直播间的朋友们,有需要酸豆角的吗?需要的朋友可以下单了。湘西苗家阿婆自家腌制的酸豆角,每斤5块钱。我们不收代购费,每单建议买2斤,邮费6元自付……”
“家乡的味道!买2斤,已下单”“原生态酸豆角!我要4斤”……
直播间的在线人数迅速达到4100人。
74岁的苗家阿婆唐四妹,不停地将酸豆角装袋。不到20分钟,唐四妹的30多公斤酸豆角,被网友狂扫一空。
“海槟”又将镜头对准旁边销售干辣椒和豆皮的苗家大哥。一波推介后,50罐干辣椒和25公斤豆皮销售一空。
“海槟”的真名彭海兵,湘西州永顺人。1992年出生的他,在吉首经营一家车行。“做赶集直播带货,最初只是想把流量做起来,没想到这么受欢迎。”彭海兵介绍,抖音号“海槟”团队除了他本人,还有2名直播助理和7名负责打包的工作人员。
“每次看到我们团队进场,卖干菜生鲜的大妈大叔就精神抖擞起来。我们也乐于给他们带货。除了赶集,我们还准备‘走村’,帮助村民把更多农产品卖出去。”彭海兵说。
拥有7.3万粉丝的“阿礼哩哩”黄礼,是湘西州宣传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。她说:“小事坚持做,就会变得很有意义。‘海槟’对初级农产品直买直卖,最大受益者是村民。”
“乡愁”出彩成产品,家乡味道抚慰游子
——“点赞和嘘寒问暖的人,除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,还有全国各地的网友”
“风吹云动天不动,水推船移岸不移;刀切莲藕丝不断,山高水远情不离……”音乐响起,苗家火塘旁,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农,用一个大勺子,往炖得直冒热气的腊肉里放盐,一勺不够,再加一勺,甚至放三勺、四勺。镜头慢慢移动,最后定格到屋梁下熏得乌黑发亮的腊肉上。
看“盐王爷”放盐,忆难舍难分的乡愁。凭借这样一幅装满苗家人日常生活元素的画面,抖音号“湘西盐王爷”陆续吸引3万人关注。
运营这个抖音号的戴德好,6年前回到古丈县磨刀村茨楸坪组创业种茶,带领村民创办润溪茶叶专业合作社,实现从“烧饼哥”到“茶掌柜”的蝶变。两年前,他将66岁叔叔戴云义炒腊肉放盐的视频发到抖音上,“湘西盐王爷”迅速走红。
“叔叔今天很开心”“上面挂的腊肉卖吗”“这盐放得太有韵味了”“叔叔!改天我过来打平伙,欢迎么”……5月7日晚的一次直播过程中,不少观众在直播平台的评论互动区留言。
“点赞和嘘寒问暖的人,除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,还有全国各地的网友。”戴德好说。
通过运营抖音号,戴德好的茶叶迅速打开了销路。4月以来,在“梅子”等网友的撮合下,台湾著名制茶大师丁得富多次来到磨刀村,指导村民制茶,切身感受苗家火塘旁的烟火味。
在磨刀村,抖音号“湘西杉菜”运营者王雪梨,经常到“湘西盐王爷”家串门,也经常在直播过程中与其连线,互相“引流”。
今年3月以来,王雪梨在磨刀村白洋坪组做直播,主角是寨子里的10多位留守老人。
“我带着村里的留守老人一起拍短视频,给他们增添不少生活乐趣。我也会给老人们做饭,陪他们聊天,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”王雪梨的抖音账号,从2021年6月直播带货,目前粉丝达50多万,葛根粉、土蜂蜜、干辣椒等农产品销售额达300多万元。
“驻村第一书记”出镜,为提振消费加把火
——“从直播门外汉变成内行人,获得村民的夸奖”
“五一”前夕,在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,一场由“驻村第一书记”出镜的助农公益直播在此举行。直播团队借助外宾来湘考察的机会,将湘西黄金茶文化和品牌推向国外。
从2022年4月22日发布第一条短视频以来,吉首市“第一书记直播间”,已举行直播60余场。这个团队以“驻村第一书记+村集体经济合作社+农户+公司”的模式运行,“线上+线下”推介湘西农产品和村寨美景美食。开播以来,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5.6万元,“抖红”了张排月亮岛、十八湾天空一号、寨阳峒河花岸等乡村游景点。
“大家通过学习、摸索,很快从直播门外汉变成内行人,获得村民的夸奖。”吉首市驻村办副主任向功春介绍,吉首市组织全市155名“驻村第一书记”成立直播带货队伍,对出镜、选品对接、拍摄剪辑、后台运营等直播带货的各环节明确人员和分工。
一部手机,一个手机支架,一个麦克风,就是他们“直播带货”的全部家当。村级综合服务平台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、田间地头、集市卖场、活动现场,都是直播的天然背景,村级集体经济组织、农业合作社、广大农户都是公益直播的帮扶对象。
向功春告诉记者,吉首市“驻村第一书记”团队,已经为抖音平台的湘西优选特产店、吉首乡村振兴农特产品馆等店铺,推流增加粉丝5000余人,销售湘西黄金茶、白云贡米、猕猴桃、坪朗豆腐、八月粉丝等商品达6.7万份,直播围观网友总数达5000多万人次。
“直播带货,靠流量更要靠质量。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直播带货,背靠的是党委、政府的背书和信誉,代表的是党员、干部的形象。为此,我们打出了‘先行先试、保证质量,立足吉首、服务乡亲,源头把控、全程管控’等一整套保证质量安全‘组合拳’,确保直播出效益,更出精品。”吉首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李梦涛说。
【专家点评】
“小网红”也需要“提档升级”
吉首大学商学院教授 吴雄周
乡村涌现的“小网红”,对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提档升级、培育壮大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有着积极作用。
他们虽然不是拥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“粉丝”的网络“大咖”,但他们专注一行,运营的“号”定位明确,特征鲜明;他们的“小黄车”都“冒热气”,都是刚性需求;他们没有“大咖”架子,扑下身子热情对待每一位“粉丝”;他们销售额不算高,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,显得弥足珍贵。
在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,也要对其进行规范化运营和诚信经营引导。在流量“变现”过程中,要杜绝虚假刷单,杜绝以次充好,杜绝库存不够乱搭来凑,珍惜珍爱来之不易的品牌。“小网红”所依赖的短视频和直播,也需要进一步“提档升级”。在客观真实前提下,提高视频质量,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。